世界城市的建立,不仅仅是硬件的建设,更主要是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曾经是生产、生活、消费一体化的大都市。为了追求产值,忽视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世界城市的建设就是要改变这一形象,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形象。低碳旅游的发展和建设正是拉拢“人气”的主要手段,可以让市民在建设过程中体会、感受、学习,也可以让外国人在参观、旅游的过程中见证北京的变化和建设世界城市的决心和信心。
低碳化是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高碳的工业社会逐步向低碳的服务型和生态型社会转变阶段,响应国家到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节能减排”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中国旅游业亟须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变,使其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和“减污降耗”、旅游业生态材料和节能材料应用、旅游业中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旅游生态补偿和生态保育建设,增长碳汇、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将逐步应用发展,切实提高旅游业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窗口行业,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全民的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并向世界有效展示我国低碳行动的努力和成效。
低碳旅游发展促进城市竞争能力的提高:
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一种面向未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游客修养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高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推行节能减排的低碳化、循环化发展,将进一步压缩旅游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对消费者而言,降低物质消耗的绿色化旅游消费、更加亲近自然的节俭化旅游消费可以获得更多精神体验,且符合世界环保运动和生态文明潮流,成为时尚甚至高品位的象征。由此,低碳旅游发展也势必会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支付意愿,有利于旅游区尤其是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和西南水土流失地区等脆弱生态区通过旅游发展获得生态补偿,提高生态保护、环境建设和社区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