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RFID ( Radio Frequeney lenifcation )即射频识别技术,也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或电子标签。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进行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千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雷达探测技术,雷达应用电磁能量在空间的传播实现对物体的识别。1942年,由于被敌军占领的法国海岸线离英国只有25英里,英军为了区别盟军和敌军的飞机,在盟军的飞机上装备了一个无线电收发器。战斗中,控制塔上的探询器向空中的飞机发射一个询问信号,当飞机上的收发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回传一个信号给探询器,探询器根据接收到的回传信号来识别是否是己方飞机。这是RFID的第一次实际应用, 这一技 术至今还在商业和私人航空控制系统中使用。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5年,工程师Leon Theremin为俄罗斯政府发明了第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间谍用装置。1948 年,瑞典工程师哈里. 斯托克曼发表的论文“利用反射功率进行通信” 奠定了RID的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是RFID技术和应用的探索阶段,远距离信号转发器的发明扩大了目标识别系统的工作范围。
1961年至1980年期间,RFID技术变成了现实,Backseater (回射,理论以及其他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的极大发展为RFID技术的商业应用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出现了RFID技术的第一个商业应用系统商品电子监视器( Electronice Aticle Survillance, EAS)。20世纪70年代,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个大发展时期, 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 RFID应用。1977年,美国的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a )公司运用RFID技术开发了“机动车电子牌照”。
20世纪80年代开始,RFID技术及产品进人了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的应用开始出现,包括在动物追踪、车辆追踪、监狱囚犯管理、公路自动收费以及工厂自动化等方面的广泛应用。20 世纪90年代,RFID技术在美国的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1991年,美国Oklahoma州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式公路自动收费系统。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RFID应用的扩大,为了保证不同的RFID设备和系统的相互兼容,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立一个统一的RFID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于是EPCglobal (全球电子产品编码协会)应运而生,是由UCC (北美统编码协会)和EAN (欧洲商品编码协会)共同发起组建的专门负责RFID技术标准的机构。
进入21世纪,RFID标准已经初步形成,RFID产品的种类也更加丰富。2003年11月4日,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宣布采用RFID技术追踪其供应链系统中的商品,并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从2005年1月起将所有发运到沃尔玛的货盘和外包装箱贴上RFID。沃尔玛的这一重大举动揭开了RFID在开发系统中运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