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统称日本列岛,其国土面积为37.77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7%。同时,陆地中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最高峰富士山的海拔为3776米。沿海平原狭小分散,关东平原最大。日本土壤贫瘠,主要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以及泛碱土,大部分冲积土已开垦为水田,形成特殊的水田土壤。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日本有大小湖泊600多个;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
日本一直十分重视智慧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近20年来,除稻米自给有余外(1993年例外), 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逐年减少,自给率下降,进口增加。现在,日本的食物热量自给率只有46%, 食用农产品综合自给率为65%,主食谷物自给率为66%,饲料自给率为26%。日本大米每年总产大致在1126 万吨左右。大豆、玉米等其他作物,几乎全靠进口( 从中国的进口占第3位)。同时,日本重视蔬菜水果的摄人,蔬菜种类繁多,主要的有29种,叶、基菜类蔬菜增加,果菜和根菜类减少。日本的主要水果是柑橘、草果和梨,年人均消费量 38.8公斤。因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量减少,自给率也下降到59%,进口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
由于水资源丰富,日本是世界上食鱼最多的国家,水产品在日本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每人每天鱼的纯消费量(不包括头、骨和内脏)为99克。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捕鱼量大幅增加,远洋渔业6年内增加到了2倍,近海渔业也有所增加,但是随着世界各国先后划定了200海里渔业水域,加之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燃料费上升,远洋渔业受到打击。从20世纪70 ~ 80年代,近海渔业增长,成了日本渔业的中心。从1960年到1999年的30年间,日本的水产品进口增长到了36倍。日本进口的鱼贝类大部分为鲜活产品,主要的进口国和地区依次为美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韩国和泰国。
林业在日本的国土保护和涵养水资源方面的效益极为显著。日本的森林覆盖高达65%,居世界前列,但每年进口木材占总需求量的75%左右。日本人工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45%,国有林占30%。日本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70%,加上南北温差大,树种丰富,其中,针叶林占2/3,阔叶林占1/3。日本的房屋和家具大量使用木材,“木”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林业经营收人低,加之林业就业人口老龄化,日本的林业生产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