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碳消费的养成
低碳消费要落到实处,政府的引导至关重要。政府部要尽快建立健全低碳消费的制度体系。政府要运用相关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行为手段,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尾部”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管;协调消费者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利益矛盾。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文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要出台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费。还有,就是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手段,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以考虑采取绿色税费的方式对高碳消费品和消费行为采取类似“烟税”惩罚性税费,而对低碳消费采用低税费优惠措施来进行鼓励。应尽早制定碳排放的相关税收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碳税”的地位,制定高碳与低碳技术和产品目录,以明确绿色税费的收费对象,划定低碳税费体制的实验区,摸索可操作性措施。还有,就是要尽快建立可持续的低碳消费政策评估改进体系。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发展“ 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消费,低碳经济与人类消费理念和行为十分重要的。有的企业认为自己效益好,有能力支付高耗能消费,就可以不倡导低碳消费。实际上,能源是国家的,也是紧缺的,“ 低碳经济”发展目前迫在眉睫。由于社会低碳消费意识的增强,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价值考量标准,促使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行环境友好的排放方式。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方式,生产低能耗的产品,并争取不让价格成为低碳消费的“拦路虎”,争做“低碳经济”的引领者。实现企业生产性消费的低碳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具有减排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企业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消费过程中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1. 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
一是培育全民低碳意识,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宣传,影响公众行为,促使他们接受新技术,从而既能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又能确保温室气体的减排。二是完善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出台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费,如制定奖励措施,对于开发低碳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能源,投资低碳生产流程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三是政府机构应从自身人手,带头节能减排。政府部门和单位通过早期采用、购买最新先进技术与产品等措施,为其他部门树立榜样。如率先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和办公用品,尽可能将办公大楼建设或改造成节能型建筑,制定和实施政府机构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实施政府内部日常管理的节能细则,制定政府节能采购产品目录,推行政府节能采购。
2. 企业主导低碳消费方式
企业既是全社会推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瓶颈”,也是“桥梁”。“瓶颈”是指企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由于社会低碳消费意识的增长,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价值考量标准,促使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行环境友好的排放方式。实现企业生产性消费的低碳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具有减排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投人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企业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消费过程中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桥梁”是指企业也是低碳消费产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活方式,给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新的机遇。只有企业提供了低碳节能的消费品,使公众在超市或其他商场购买产品时根据低碳化程度有所选择,才能有更广泛、深人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
3. 社会组织积极推进低碳消费方式
社会组织是现代多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主体,对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全民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分布广且深人社会各阶层,以其自身的布局优势比政店能更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比如说环境组织本身就是类很重要的社会组织, 这说明社会组织会更易于接受低碳消费的理念,并且积极实践、热忱推广。
4. 公民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一是Awareness (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二是Availability (可行性),即低碳消费方式的现实实用性和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性;三是Acssibility (可操作性),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四是Affordability (可承受性),即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五是Acceptance (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毋庸置疑,公民的消费方式会在点滴之处积少成多,成为新时代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
综上所述,消费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生产的起点,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及推进产业结构的改变,有利于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