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节俭行为。这类行为者占七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爱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样生活用品,处处节俭,能不花钱就不花,拒绝切浪费行为。这类人群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能源的节约;居民省水、省电的比例分别高达91.9%与93.8%,去超市自带购物袋的居民占到96%。问及这样做的原由,经济层面的考虑占78. 4%的比例,因为节约能源以及自带购物袋的行为可以达到省钱的目的,另外也有老人家因为已经节俭成习惯而继续这么做的。虽然这类居民出于节约开支或多年养成的节约习惯带来低碳排放结果,但问及“低碳”的内涵,24.3%的居民很少或根本没听说过低碳,49%的居民说不出低碳的含义。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在行为方法和结果上部分符合低碳的标准,但动机很显然不属于低碳。经济收人的增加或观念的改变可能会改变一部分 人的碳排放量。因此,他们减少碳排放量只是其节俭行为的一个偶然结果,是一种被动的低碳,是节俭行为。
第二种是节俭+低碳行为。这类居民占三成,他们不仅节俭,也有一定的低碳意识。一方面,节约金钱的同时注意降低碳排放,他们中了解低碳内涵的占到87.8%,为节约木材而几乎或完全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居民占87.5%;另一方面,在不涉及自身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他们也能自觉节约能源做到低碳,有90.3%的居民表示会节约公共场所(包括单位、公园等)的水电,即节俭却不自私。尽管如此,他们的低碳行为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经济收人,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89. 6%的居民在购买家具时一定或者基本会考虑节能因素,但若节能产品比普通产品贵20%、50%,只有12. 8%的居民表示愿意购买。因此,这类居民有时节俭、有时低碳,能够和低碳达到共赢固然很好,但就如上面所说,他们并不是所有行为都能低碳,这类居民的行为是一一种节俭与低碳行为相混杂的状态。
第三种是低碳行为。这类居民占近一成,可以说是我国的低碳先锋,他们将低碳行为贯穿于衣、食、住、用、行等各个方面;在饮食上,有打包习惯的居民占98.3%,素食主义者占64. 7%,在他们看来将剩余饭菜打包与金钱无关,只为避免浪费食物。而对于素食,他们的了解远不仅是减肥、健康,还考虑到畜类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在穿衣方面,有94. 9%选择少印染、棉麻等低碳质地的衣物,因为这种衣物在生产中可减少碳排放量及水质污染;在出行上,97. 2%的居民选择步行、公共交通或者拼车,因为“公共交通很方便,路上这么多车排放的尾气就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再开车出门增加污染”;在购物上,他们奉行“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由此可见,与前两类居民不同,这类居民的低碳行为更为系统和专业,是节俭的一种发展和延伸。相对于物质享受他们更在意气候变化,为保护大气环境自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实践低碳。